11 月28 日,環境保護部環境保護對外合作中心在京召開了環境公約履約創新與發展國際研討會。會議由環境保護對外合作中心主任陳亮主持,環保部副部長李干杰和部老領導祝光耀、張力軍、王楊祖,中央部委及國際機構,科研院校和相關行業協會以及地方環保部門的代表出席會議并先后發言。
會議總結了環境保護部對外合作中心從1989 成立時的兩名專職人員到現在的230 名高素質環保國際合作專業隊伍、17 個職能處室,25 年來的發展歷程和經驗。環境國際公約履約作為統籌國際國內環境與發展問題,提高生態文明水平的重要手段,在我國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時代潮流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中國政府目前已經簽署加入了20 多項與環境有關的國際公約。特別是《蒙特利爾議定書》、《斯德哥爾摩公約》在中國的履約執行,其中包括在涂料領域船舶防污漆中DDT 的取代。經過艱苦努力的工作,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這些工作的成績,獲得了國際國內廣泛贊譽,對改善全球環境質量,推動國內環境保護和維護人民群眾健康安全,促進相關行業可持續發展,維護我國負責任大國形象發揮了積極作用。
對外合作中心探索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履約體制機制,實現了我國環境國際公約履約從零到國際高度認可的歷史性跨越。有力推動了國內主要污染物減排,產業技術升級和結構調整以及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的解決。積極引進大量資金技術和轉化國際先進環保經驗和管理理念,推動國內環保理念和政策措施的創新發展,提升了國內戰略決策,標準規劃,政策法規等方面軟實力。不斷強化環境國際咨詢服務,對我國溫室氣體減排作出了突出貢獻。同時扎實開展了以公約為主的全球環境問題研究,為我國締結履行環境公約,建立國際合作機制以及服務國內環保決策提供高水平成果支持,在國際環境與發展領域積極履行中國責任,從而促進中國融入并深刻影響國際環境治理體制及規則。
會議最后,對外合作中心決定要進一步堅持改革創新和發展,探索實踐環境保護新路,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馬軍)
評論加載中...
|
中國涂料雜志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1985-2014 by m.douzhir.com.
all rights reserved